第六章 起源-《问道仙葫》
第(2/3)页
一个有心传授,一个求知欲极强,两人一拍即合。
荀大夫将一些所见所闻,当做故事般讲给柳旭,听的他津津有味,神思缥缈。
此时只听荀大夫说道:“修炼一途,若是比作一颗参天大树,那么功法是其唯一的主干,其他都是旁枝末节。
但是旁枝末节就无需学习了吗?以我个人这些年的经历,认为其中一枝是比较重要的,是必须学习的,那就是符箓之道。
像我等散修之辈,财、侣、法、地、各种资源都是极缺,凡事都要亲力亲为。不向正宗的大派弟子,有宗门庇佑,资源更是源源不绝。
功法乃自身修为根本,符法是卫道之根本。你身怀直指大道法门,我也没什么教你,不过可在旁枝末节处,提点一二。
我游历之时,因修为之限,接触的都是一些散修之流。
为了护卫自身,用《乾元凝丹丹》的丹方换了一本符书,名曰《艮山金斗秘箓》。
此符书只能算作入门之法,比一般的大陆货好一点。
而你现在对于符法一道,毫无根基,此书正适合你修习,拿去参详参详,有何不解之处,再来问我。”
柳旭接过,连声道谢,一直聊到子时才结束,恋恋不舍的回到住处。
今日与荀大夫一番交谈,神秘无比的修行界,已经展开一角,心情激荡之下,无论如何也难以入定,于是拿出《艮山金斗秘箓》研读。
此符书为清野山人所著,具体生平不知。
开篇写道,符法之道,博大精深,上古时期,各路大能观阴阳转化,星空变幻,光影交错,大道之痕,创造出篆写符箓之法,经数代修士积累,发扬光大,延续至今。
我个人认为,符法一道,就是把自身对天地法则的感悟,经过特殊的手法,具体的呈现出来,用途之广,简直难以言说。
从上古、中古、近古至今,具体有多少种符箓写法,只能说烟波浩渺,数不胜数。
但各家敝帚自珍,且天地大劫中道统覆灭,大部分已淹没于历史长河中,实令人扼腕,流传至今的,亦被宗门把持,很少外流。
本人秉着将符法发扬光大,重塑上古辉煌之先辈遗志,著此秘箓。
“此人口气倒是不小,不是说天道无形无质,无声无息,看不见,摸不到吗?”
不过转念一想“看不见,摸不到,不代表不存在。水为何会低流?鸟儿为何飞天?”柳旭不明就理。
单个符箓,威力有限,若把数种符箓,巧妙结合于一处,炼成禁制,威力立刻提升数倍。
常言道,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之窍,惊的鬼神叫。
“符箓亦有窍?是否似人体一般,达三百六十五之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