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洛阳诗会(一)-《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第(2/3)页
    孙乾再次无奈地摇摇头,这几这个师兄虽然年岁不大,但是心思八面玲珑,想法天马行空。
    进入中水县,孙乾才明白什么叫人间乐园,在这里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在这个黑暗的世界中,中水县就是一道微弱却明亮的光。
    因此,当初刘寒问孙乾愿不愿意与他一起将整个大汉都打造成中水这样的时候,孙乾答应了。
    #
    一个月后。
    洛阳文会,也叫曲水流觞。
    曲水流觞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其主要作用为欢庆和娱乐、祈福免灾。
    国子监。
    此时花儿开得最盛,芳香飘满院落,伴着令人舒心的阳光,士子们席地而坐,把酒闲聊,场面十分热闹。
    对他们来说,这是个无形却更加致命的战场,虽不见血,但比刀光剑影更加可怕。
    凉亭中,大儒蔡邕、马日磾、卢植、杨彪一一落座。
    马日磾(di),字叔翁,扶风茂陵人,经学大师马融之族子(扶风马氏),而大儒马融正是郑玄的老师。
    卢植,字子干,涿郡涿县人(范阳卢氏),拜师马融,郑玄师弟。经学家、将领。
    杨彪,字文先,弘农郡华阴县人(弘农杨氏),杨赐之子。
    看着年轻的学子们,大儒们仿佛看到年轻时候的自己。
    “呵呵,文先啊,今日是你的主场,今日我就客随主便了。”
    “翁叔此言差矣,今日我们都是客人,主人都在下面呢。”
    “哈哈哈哈......”
    杨彪说完,四人皆哈哈大笑。
    这时,蔡邕眼角余光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坐在角落。
    “他怎么来了?”
    虽是小声嘀咕,但还是被卢植听到了。
    “谁来了?”
    “中水县侯。”
    “他?”
    蔡邕的声音并不小,众人听到这四个字,脸色微变。
    大儒郑玄的关门弟子,才学自不必多说,只是这身份太特殊了。
    尤其是蔡邕,他对刘寒的态度最为复杂,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事实就是刘寒与他有恩,若不是因为那件事,他们或许会是很好的叔侄。
    而此时,刘寒并没有注意到石亭中的几位大儒。
    第(2/3)页